那兩張CD收錄很多李宗盛經典歌曲,那場音樂會他把許多寫給別人的歌曲,重新編曲演唱,有著截然不同的意境。
敘事是李宗盛寫歌無敵的功力,傾訴是他唱歌穿透的魔力。
「只要你說出一個未來 我會是你的 這一切都可以放棄 」三毛的詞,李宗盛的曲,當年潘越雲唱這首〈飛〉,最後的這幾句帶著哭意。
那不是我的共鳴。望著心愛的人離去,我只會倔強任性的不出聲音。所以當李宗盛緩緩的唱出第一句「我不怕 等待你始終不說的答案……」,立刻逼出了我的紅眼睛。
光良的〈童話〉好夢幻,但成人的世界是殘酷的。〈傷心地鐵〉換成李宗盛唱,那如同威士忌般的醇度剛好肆意微醺。
冬天的紐約,曾經徒留失戀的傷悲,以往總怕獨自在那熱鬧城市搭地鐵,傷心地鐵,傷心欲絕,沒有盡頭的第五街。今年再踏上紐約,想起這首歌,心情已不復從前,列車開到布魯克林也渾然不覺。
〈愛的代價〉,少女時代第一次聽張艾嘉唱,以為好像懂了這世界,彷彿瞭了這道理。前幾年坐在台下看李宗盛抱著吉他唱這歌曲,才兩句他就哽咽斷了音,我也屏息酸了鼻。是啊,世事無常,滄桑變化,我們一直在學習長大,一直在經歷苦痛掙扎,那些傷心流淚,暗然心碎,終究只能隨風去吧。
當年看〈領悟〉那支MV,不知道清理也是一種抒壓。忘了從何時開始,我居然跟那女主角一樣,心裡受了傷,就想去刷馬桶,安安靜靜的,仔仔細細的,把那殘留最腐敗污穢的東西清除乾淨。
我想多年後我更明瞭李宗盛唱的〈領悟〉,那種內在張力超過外顯沈靜的後座力。當年他寫這首歌曲,是為辛曉琪量身訂做,許多為情所苦的女生也心有戚戚,而這首歌竟也成為他哀悼自己婚姻的終曲。「我們的愛若是錯誤,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」,9年前,他和林憶蓮簽字,喧騰一時,那時還在報社工作的我,收到他的離婚宣言,短短的字句,深深的領悟。
過去李宗盛總是沈潛進入別人的心,像個造型師,打模包裝出成功的音樂商品。但現在已經很難有誰可以詮釋他的層次與心境,除了他自己。〈懷珠〉那首歌楊宗緯唱得很賣力,可那百轉千回、驀然回首的滋味,明明白白是李宗盛的酸楚,別人的撕吼,抵不上他的一個口氣。
回首李宗盛作品,我最鍾情的仍是他最早期的《生命中的精靈》專輯。那些都是屬於他自己的歌曲,27個年頭過去,如今仍經典耐聽,充滿哲理。我永遠不會忘記,3年前在小巨蛋「縱貫線」最終回演唱會上,他唱出「給自己的歌」,「想得卻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 該捨得捨不得 只顧著跟時間瞎扯」一響起,全場靜默聆聽,最後掌聲不絕。好歌,總讓你說不出半句話語,激盪的心卻久久不平。
聽了他最近那首〈山丘〉嗎?「也許我們從未成熟/還沒能曉得/就快要老了/盡管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……」我幽幽聽著,淡淡笑了。
從青春到白首,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。
1 則留言:
人生風景的音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