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0312。蘋論:善人義士撐起台灣社會




字級:

人氣(8072)轉寄(0)引用(8)

分享:

 

蘋論:善人義士撐起台灣社會

 

羅倫佐張家將七千多萬元善款捐出,罕病基金會盛讚「無私」。資料照片

2005年因高雄張家三兄弟罹患「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」,父母為攜子赴美治療向社會募款,三天募集7400多萬元。隔年返國後無聲無息,有些人很不諒解。本報最近調查發現,張家次子兩年多前已逝世,張家已將7300多萬元默默捐給罕見疾病基金會及台大醫院。律師說,張家可支配善款,卻未私用;罕病基金會盛讚張家「謹慎、無私」。

受辱謗也不辯解

張爸爸和張媽媽目前都沒工作,必須在家照顧小孩。張家一開始接到善款後就找律師成立專戶監督善款,老二去世後即將專戶結束,全數捐出,沒有私用一毛錢,家用全靠兩人的退休俸。 

當初有些人對張家很不諒解還辱罵他們,但張家並不辯解。張太太以蘇小姐之名捐出剩下的7300多萬元,不留真實姓名,為善不欲人知;最難得的還不是他們見鉅款而不心動,視錢財如浮雲的清高,更在受到辱謗時,完全不拿出捐款收據來為自己辯解。這種情操已近乎賢良,令人感動尊敬。 

我們社會的寶貴處就是湧現越來越多慈善人士。他們生活不富裕,有拾荒老人、賣菜歐巴桑、退伍老兵、弱勢人士……卻願意拿出辛苦積蓄幫助比他們更窮的人。反而是金主財團、富商巨賈除了少數,大多吝嗇刻薄,很少慷慨解囊,救人急難者。 

最近倒出現一個例外。某紡織纖維公司的老闆陳宏正先生過70大壽,中研院一些學者出版了一本《自由的探索─陳宏正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》,以學術的高度探討《自由中國》期刊、殷海光、胡適、雷震、夏道平等自由主義者的思想與政治壓迫。學者們對陳先生以金錢幫助那群受難者本人及家屬的義舉讚不絕口。陳先生從來不聲張、不表功、沉默謙遜,對自己節儉樸素到苦修士的地步,卻對需要的人捐輸不斷。 

最美的風景是人

王汎森院士在序中說,只要有關弘揚民主、自由的事務;凡是與胡適、殷海光家人、學生、朋友有關的事務;凡與台灣民主發展有關的事務,他都資助不絕。其實,陳先生也經常出錢幫助窘迫的文化人,像是柏楊、陸鏗等,並且出資義助流亡在外的大陸民運人士多人。

台灣社會的軟實力就是這些義人建立起來的,也是「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」的最佳註腳。 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