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0731。台上台下,曹啟泰死也要耍寶


台上台下 曹啟泰死也要耍寶

  • 2012-07-31 01:03
  •  
  • 旺報
  •  
  • 【記者宋秉忠/專題報導】
樂觀、開懷大笑,對曹啟泰(中)來說,是一種天性,不管在台上,還是台下,他都是喜歡說笑話,喜歡樂觀看事情。(中時資料照片 羅永銘攝)
樂觀、開懷大笑,對曹啟泰(中)來說,是一種天性,不管在台上,還是台下,他都是喜歡說笑話,喜歡樂觀看事情。(中時資料照片 羅永銘攝)

     20歲,曹啟泰已經是同時主持10個節目的主持人;30歲,因經商失敗欠下1.6億台幣的債務;40歲,他買了一張單程機票到上海;2年後,他成為大陸最紅的主持人,但隨後所有的節目被封殺;4年後,他接下上海世博汽車館的總導演。
     我們看過太多「把歡笑獻給觀眾,把悲傷留給自己」的主持人,但樂觀、開懷大笑,對曹啟泰來說,卻是一種天性,不管在台上,還是台下,他都是喜歡說笑話,喜歡樂觀看事情。
     曹啟泰說,不管是家庭、學校,還是職場,他總是碰到一群樂觀的人。像母親就是一個樂天派,上小學的時候,臨要出門,看到頭上的藍天白雲,母親就會提議:「乾脆不要上學,全家一起出遊。」這時候反而是愛玩的孩子擔心課業趕不上,母親那時卻說:「將來,你們不會記得上課的日子,反而會記得今天出遊的日子。
     出社會後,曹啟泰遇到的陶大偉、張小燕等人,也都是樂天派,自己從事的工作也都是喜劇節目,久而久之,他就習慣從喜劇的角度去看事情。
     一人悲不願一家悲
     不但在台上,把歡笑帶給觀眾,曹啟泰也把歡笑帶回家,原本一板一眼的太太夏玲玲經常要他:「不要帶頭鬧。」可能是自己的話講太多,曹啟泰說,他的孩子話少,「可能是我在家裡把他們的話都講完了。」
     其實一件事是好是壞,全是由人的心情決定。就以剛動過的手術為例,曹啟泰表示,既然鼻子已經痛了10天,只要挨一刀,就不再痛了,因此,當醫生幫他戴上氧氣罩,準備動手術時,他不但不擔心,反而高興起來,笑個不停。樂觀到連醫生都覺得奇怪。
     就在等待醫生的過程中,曹啟泰特地不坐椅子,腦子幻想:當醫生走進來,我應該站在什麼位置,這樣從鏡頭的角度看,才是最不失儀態的?他還不忘替新書宣傳,在上手術台前,送了兩本簽名的新書給醫生。
     對於名醫和庸醫,曹啟泰還有一套「歪理」:所謂名醫就是開刀一百次,只失敗過一次,而庸醫則是開刀一百次,只成功過一次。但如果在動手術前,能逗得醫生眉開眼笑,搞不好,自己就是庸醫唯一成功的那次手術。
     很多男人習慣把工作上的不痛快帶回家,但曹啟泰卻絕不這麼做。他問:如果把工作上的不快樂帶回家,搞得太太不痛快,太太一定在明天出門前給你不痛快,帶著不痛快的心情到公司,可以預想,又是不痛快的一天,形成工作和家庭的惡性循環。他要把這種惡性循環在自己身上就打住,「寧可一人悲,不要一家悲」,一個男人作為一個家庭的「主心骨」,就應該把不快樂在進家門前打住。
     也許是相由心生,已經年近半百的曹啟泰,頭上竟然找不到一根白髮。
     隨遇而安面對人生劇本
     編劇出身的曹啟泰表示,他的人生劇本不是他寫的,但拿到劇本後,他都是努力把劇本演好。這就像在1990年台灣房市崩盤前買了預售屋,這輩子就完了;但如果是在2001到2003年之間買了上海的預售屋,下半輩就可以躺著幹了。
     曹啟泰表示,如果不是在台灣失去一切,背了1.6億新台幣的債務,他就不會在2004年買了單程機票,到大陸打拚,當然也就沒有今天的成就。
     曹啟泰一輩子都在做「沒做過的事」,像是2007年獲選《新周刊》年度最佳創富節目主持人獎,象徵他在大陸的主持人事業達到顛峰,但卻因此被大陸新聞主管機關盯上,隨後一夕間,手上6個主持節目全都被封殺。
     在大陸發展的主持人事業可說從這一刻起歸零,但這時候,曹啟泰的樂觀幫他找到新的事業方向。他表示,只要今天曬到的太陽比平常多一點,就會覺得今天比昨天好一點;還有「不工作就能多睡一點,多工作就能多賺一點,不出門就能整理房間,出門就能結識新朋友。」
     因此,就在「被迫休假」後兩個月,曹啟泰在一場球敘中得知上海世博汽車館正在招標「展演創作」。從來沒有提案經驗的他,就這樣一路過關斬將,成功籌畫這場跨中西(上汽和通用)的展演案。
     大部分的提案,客戶一定緊控預算,但曹啟泰卻成功說服客戶增加預算,方法還是來自曹氏的樂觀行銷學:勾引管錢之人的求好之心。舉例說,在展會末期,曹啟泰主動問主辦方:「有拍整個籌畫過程的紀錄片?」就這樣,曹啟泰又賺了一筆。

1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曹啟泰,
我羨慕你有一個樂觀的母親,
我喜歡你凡事總能從樂觀的角度切入;
謝謝你告訴我,事情好壞由心情決定;
謝謝你提醒我,提案可以藉著樂觀說服客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