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年輕人逐漸放棄在郊區購屋,改在交通便捷的都市享受租屋生活,也讓去年美國都市人口成長率自1900年代以來首度超越郊區。
■For the first time in a century, most of America's largest cities are growing at a faster rate than their surrounding suburbs.
28歲的金恩(Jaclyn King)是美國丹佛一家醫院的專案主管。她從小在丹佛郊區長大,而她父母20幾年來每天搭火車通勤45分鐘到市區上班,但現在的她一點也不想在郊區定居,寧願選擇和未婚夫在丹佛市區租屋。
她表示:「我喜歡都市的一切,無論是音樂會、工作機會或各式餐廳,這裡一應俱全。」
在美國經濟停滯不前、失業率偏高的環境下,愈來愈多年輕人背負學貸又屈就低薪工作,使得成家時機一延再延,而購屋的夢想也離他們愈來愈遠。與其辛苦在郊區買房還要每天長時間通勤上班,他們寧願選擇不受約束的短期租屋,以便就近享受都會生活提供的便利。
租屋世代 都會成形
於是美國18到29歲的年輕人逐漸像金恩一樣成為社會學家口中的「租屋世代」,而房地產開發公司也嗅到這股商機,開始在各大都會區推出主打年輕上班族的出租公寓,使得美國都市人口在年輕人進駐後明顯成長。
美國人口普查局6月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,2010至2011年間美國都市人口成長1%,其中居民超過10萬人的大型都會區人口成長率達1.3%。同一期間,美國郊區人口成長率為0.9%,是1900年代以來首次都市成長率大過郊區成長率。
資料也顯示,去年美國51個大型都會區中有33個都會區的市區人口成長率等於或大於郊區人口成長率,和10年前只有5個比起來明顯增加。
截至去年7月1日為止,美國約有62%人口居住在人口普查局定義的都會區,且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居民超過5萬人的都市。2010至2011年間美國主要都市中以紐奧良的市區、郊區人口成長落差最強烈,其都市人口成長3.7%,郊區人口僅成長0.6%。其他包括亞特蘭大、丹佛、華盛頓等都市也有明顯郊區人口落差。
不用開遠車 就可辦好事
在丹佛長大的33歲建築師法費德(Symm Vafeades)在郊區短暫生活後,近日也決定搬到都市租屋。他表示:「我偏好住在都市,因為這裡有很多事情不需開車就能辦到。」
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家紐曼(Katherine Newman)也在近期著作中表示,2009至2011年美國29至34歲的年輕人中只有9%申請到首次購屋房貸。她表示:「年輕人連頭期款都付不起,也賺不夠錢繳房貸。未來很長一段日子他們將繼續租屋。」
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(Brookings Institution)人口分布學家佛雷(William Frey)也表示:「形象受到年輕人歡迎的都市,以及就業成長、文化設施完善、交通便利的都市都將持續成長。」
■For the first time in a century, most of America's largest cities are growing at a faster rate than their surrounding suburbs.
28歲的金恩(Jaclyn King)是美國丹佛一家醫院的專案主管。她從小在丹佛郊區長大,而她父母20幾年來每天搭火車通勤45分鐘到市區上班,但現在的她一點也不想在郊區定居,寧願選擇和未婚夫在丹佛市區租屋。
她表示:「我喜歡都市的一切,無論是音樂會、工作機會或各式餐廳,這裡一應俱全。」
在美國經濟停滯不前、失業率偏高的環境下,愈來愈多年輕人背負學貸又屈就低薪工作,使得成家時機一延再延,而購屋的夢想也離他們愈來愈遠。與其辛苦在郊區買房還要每天長時間通勤上班,他們寧願選擇不受約束的短期租屋,以便就近享受都會生活提供的便利。
租屋世代 都會成形
於是美國18到29歲的年輕人逐漸像金恩一樣成為社會學家口中的「租屋世代」,而房地產開發公司也嗅到這股商機,開始在各大都會區推出主打年輕上班族的出租公寓,使得美國都市人口在年輕人進駐後明顯成長。
美國人口普查局6月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,2010至2011年間美國都市人口成長1%,其中居民超過10萬人的大型都會區人口成長率達1.3%。同一期間,美國郊區人口成長率為0.9%,是1900年代以來首次都市成長率大過郊區成長率。
資料也顯示,去年美國51個大型都會區中有33個都會區的市區人口成長率等於或大於郊區人口成長率,和10年前只有5個比起來明顯增加。
截至去年7月1日為止,美國約有62%人口居住在人口普查局定義的都會區,且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居民超過5萬人的都市。2010至2011年間美國主要都市中以紐奧良的市區、郊區人口成長落差最強烈,其都市人口成長3.7%,郊區人口僅成長0.6%。其他包括亞特蘭大、丹佛、華盛頓等都市也有明顯郊區人口落差。
不用開遠車 就可辦好事
在丹佛長大的33歲建築師法費德(Symm Vafeades)在郊區短暫生活後,近日也決定搬到都市租屋。他表示:「我偏好住在都市,因為這裡有很多事情不需開車就能辦到。」
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家紐曼(Katherine Newman)也在近期著作中表示,2009至2011年美國29至34歲的年輕人中只有9%申請到首次購屋房貸。她表示:「年輕人連頭期款都付不起,也賺不夠錢繳房貸。未來很長一段日子他們將繼續租屋。」
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(Brookings Institution)人口分布學家佛雷(William Frey)也表示:「形象受到年輕人歡迎的都市,以及就業成長、文化設施完善、交通便利的都市都將持續成長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