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1107。中國時報。人物回顧》廣告教父孫大偉,自在當流寇
【2005/02/05 陳一姍/專題報導】
名人孫大偉展示自己的萬寶龍手錶與鋼筆。(林勝發攝)
雨絲配上冷空氣,二月二日辜振甫告別式當天,台北冷得令人扎心。幻燈機將辜老身影打上竹林、梅樹佈滿的舞台,一張切換一張,配合著背景音樂「閒雲孤鶴」的節奏,彷彿辜老一如往常優雅踱步。「臨死不張狂,可以狂喜不狂喜,可以痛哭不痛哭,」參與規劃辜老追思會的廣告人,偉太廣告董事長孫大偉解釋他心中的辜老。
送走辜老的孫大偉,自己也是被開過病危通知的人。死裡逃生,選在台北市的三級古蹟裡再創業。在強調攻擊、擴張、成長的商業世界裡,孫大偉顯示的卻是另一種商業邏輯。
羅東高中寄讀時期,導師給的評語是「該生素質太差」。憲兵退伍後,孫大偉拚上輔大大傳系,三十二歲進入奧美的前身「國泰建業」,一路放光,當上當時抬頭還非常稀有的「執行創意總監」,奠定廣告界教父名號。任職九年九個月後他離開奧美,從此再無正式職銜。
擔任汎太執行顧問一做就是十年,中間,因為看上上海外灘匯豐銀行三樓辦公室,在上海開了個偉太廣告,「比偉大還多了一點,」他解釋這個雙關語。
孫大偉自稱已經是個退出主流,不再競爭廣告獎的人。查閱剪報,過去兩年,跟孫大偉有關的報導,最多竟然是他參加鐵人三項—游泳一千五百公尺,騎腳踏車四十公里,跑步十公里。
前年九月,二度挑戰鐵人三項的孫大偉半途發生心肌梗塞,拖了十八個小時,清晨五點才肯到醫院,醫院立即向家屬發出病危通知。急救回來,前年底又發現問題,又進醫院開了一次刀。孫大偉把SARS時寫好的遺囑再寫一遍。「寫遺囑時,才發現很多事不重要,」他說:「你知道什麼值得珍惜,也覺得什麼都抓不住。」
出過一本書,名為「人慾橫流」的孫大偉,竟然覺得「我最值得珍惜的是與夥伴,與家人的關係!」病榻上,來探病的老夥伴帶來了「大稻埕有棟老房子歪的,租不出去」的消息,慫恿孫大偉「再弄,一定要弄個好玩的事業!」這位大哥決定,要再跟臭味相投的兄弟一塊重新創業。
十幾個人,平均年齡比廣告界老上一截的偉太,沒有總機,只接熟客,不接生客。偉太目前有四到五個大客戶,包括:裕隆、富邦、統一與利樂包,都是長期配合,甚至超過十年的客戶。孫大偉說只做熟客,可以保留機動性,做些有趣的案子。
「我們沒有想要賺大錢,一天到晚應酬,失去自由,」生病後,只要能回家,都會回家吃晚飯的孫大偉說。
不像主流廣告公司都走整合行銷,以全套服務競爭,長期與偉太配合的一位客戶經理人說,偉太只做熟客,熟客也都知道偉太能提供什麼。
孫大偉誠實裡帶點自豪地說,偉太自認自己是個流寇組織。流寇組織不要求什麼紀律,但紀律自然會內化成自我要求。該做事的時候,自然會去「兇殺玩命」。因為這樣的特質,偉太不選在流行時尚主流的東區、信義區卡位,反而在古老的大稻埕尾巴落腳。「在京城,流寇會撐不下去,」他戲稱:「在邊緣,反而隨時可以知道主流在那裡」。
爬上三樓陽台,孫大偉指著鄰近環境介紹,這裡離黑美人大酒家很近,民初的江山樓也在這附近!另一邊,則是害前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哭了的那棟被偷拆的長老教會。跟上帝與風化區當鄰居,摸熟透了周邊環境,還能引介沿路口味不同滷肉飯的孫大偉,今年原本情商鄰近酒家借個場地辦尾牙,但因為不請小姐,遭到店家無情回絕。最後只得請榕樹下的師傅,在走廊辦桌。
「流不流行不重要,」孫大偉說,五十三歲的他自有他一套運作邏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